筑牢安全“生命線” 初心不改守安全 | ||||||
——記洱源項目安全總監楊鳳全
| ||||||
“長風破浪會有時,直掛云帆濟滄?!?,他英姿颯爽,干練利落,事事為人先;他追求完美,對工作細節嚴格要求,每天奔走于各個施工區域,為的是保證項目施工全過程可控。在他的帶領推動下,洱源牧場項目工作在保證安全、質量的同時飛速推進,短短兩個月時間,順利完成整個場區內土石方平衡施工任務,為公司完美履約,做好了堅實的基礎。 有人稱贊他工作恪盡職守,做事精益求精;有人指責他太過吹毛求疵,愛雞蛋里挑骨頭,他堅定信念、親臨一線,遇到棘手的事情總是對項目部的同事們說:“跟著我干,我打頭陣?!彼褪嵌茨翀鲰椖堪踩偙O—楊鳳全。 時不我待,精工出奇 1990年,“舞象之年”的他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,懷著“功成必定有我”的精神,投入了水電事業的建設之中,經歷了11個項目的他,從測量員到質量負責人,再到安全總監,經過數十年的歷練,已經成為了云南分局安全線條的骨干力量。 今年4月,楊鳳全來到洱源項目,擔任安全總監,從最初的土石方隊伍進場、爆破單位開始作業,到混凝土澆筑,施工作業的危險源逐漸增加,他心里堆得事情也是越來越多,他堅持親力親為,為了實現完美履約,在前期土石方施工過程中,他每天在現場盯,在現場吃,常常凌晨才休息,只為抓住施工黃金期,在他的努力下,洱源項目從未出現過任何安全事故,并因為安全文明施工受到業主等單位的多次表揚。一崗雙責,不忘初心,他在趕工期的同時,依然對安全工作緊盯嚴抓,對任何安全隱患及細節不落空、不放過。他說:“我們代表中國電建,代表水電一局,做就要做到最好,干就要干出電建人的水平!”。 有幾十年施工經驗的楊鳳全,依舊如學生般求知若渴,他在日常工作中也不忘利用公司的文件來豐富自己的安全知識,他說“公司更新了文件,是因為國家更新了制度,是國家通過每一起安全事故總結出來血的經驗,我??垂靖碌闹贫?,我就能掌握國家相關制度的細化,這樣就能更好的完成公司交給我的安全任務”,每年公司更新了安全生產管理辦法后,他總是手里拿著文件,反復的看,研究公司傳達的管理理念及方法,在通過項目部內部文件下發,傳達到項目部每一位管理人員和協作隊伍手上。 居安思危,重于泰山 在工程建設中,安全生產是紅線、底線,是首要目標,他強調安全生產責任重如泰山,項目在他的積極推動下不斷加強員工與農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訓,并將協作隊伍納入項目部統一管理。以公司標準化為抓手,提升工地安全文明施工形象,以過程控制、專項治理為手段,打造平安工地。 楊鳳全常說:“安全生產‘一失萬無’,須臾不可放松,唯有建立長效機制,才能保障‘萬無一失’,很多事故看似突然發生,讓人防不勝防、難以避免,但實則有跡可循,只有把重大風險當成事故來對待,及時注意到并解決好苗頭問題,才能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發生”。從生活區到施工區、從安全帶的佩戴到安全標識牌的設立、從施工用電到設備的操作使用,任何一個安全隱患都逃脫不了他的“火眼金睛”,不管是因為施工方便還是施工員操作失誤,他都會嚴查到底,絕不姑息,始終堅持安全第一。他讓同事們把安全工作比做是“錢袋子”、“臉面子”、“官帽子”,以及企業和員工的“命根子”,讓項目所有建設者,人人都是安全員,個個都有安全生產責任的良好風氣。高度凝練,耳熟能詳的話語都是從工作中總結的經驗。他把“安全重于泰山”放在心上,樹立“居安思?!钡膽n患意識,提醒著工作中的每一個人,愛護著每一個家庭! 楊鳳全常在工地的原因,是他覺著只有在細節中發現、解決安全隱患,才能徹底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,為什么會發生意外事故?就是因為安全細節工作沒有做到位,防護工作、安全教育、安全警示做的不夠全面、不夠扎實、不夠醒目,在機械設備作業時工人師傅總是存在習慣性不安全行為,認為以前也是這樣干的,以前也沒出事???因為以前那就是錯的,只是你運氣好,但不能抱著僥幸心理,如果不改,那就無法真正的做到安全生產零事故。 嚴慈相濟,亦師亦友 認識之初,會覺得他是一個嚴肅古板、暴脾氣的人,但相處下來就會發現他是一個善于變通、好脾氣的人。對待剛畢業的大學生,他諄諄教導,循循善誘;對待同事,他熱情幫助,竭誠相待;對待家人,他事無巨細,呵護備至。工作之余他總是很淡定從容,喜歡安靜地泡泡茶,散散步,學學新知識,給自己“充充電”,似乎沒有什么事能讓他生氣,工作狀態的他又被笑談“吹胡子瞪眼,嗓門大”,對此,他一笑了之。項目上的年輕人喜歡鉆到他的辦公室里話家常,辦公室的凳子時常緊缺。他總是教導項目上的年輕人,要始終保持逢山開路,遇水架橋的闖勁;始終保持因事為制,對癥下藥的巧勁;始終保持滴水石穿,持之以恒的韌勁。 擇一事終一生,執著專注;干一行專一行,精益求精。楊鳳全沒有驚天動地的感人故事,所做的工作都是履職盡責,但正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與守護,才為企業施工生產鑄起安全屏障。 | |||||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
瀏覽次數: |